作者:原創 發布時間: 2014/6/13 11:29:00
怎樣調試鏡頭、紅外燈抵達最佳作用?
監控鏡頭的設備辦法:有C式和CS式兩種,兩者的螺紋均為1英寸32牙,直徑為1英寸,差別是鏡頭距CCD靶面的距離不一樣,C式設備座從基準面到焦點的距離為17.562毫米,比CS式距離CCD靶面多一個專用接圈的長度,CS式距焦點距離為12.5毫米。別小看這一個接圈,假設沒有它,鏡頭與攝像頭就不能正常集合,圖象變得模糊不清。
所以在設備鏡頭前,先看一看攝像頭和鏡頭是不是同一種接口辦法,假設不是,就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增減接圈。有的攝像頭不必接圈,而選用后像調度環(如松下商品),調度時,用螺絲刀擰松調度環上的螺絲,翻滾調度環,此刻CCD靶面會相對設備基座向后(前)運動,也起到接圈的作用。別的(如SONY,JVC)選用的辦法類似后像調度環,它的固定螺絲通常在攝像機的周圍面。擰松后,調度頂端的一個齒輪,也可以使圖象清楚而不必加減接圈。
定焦鏡頭后截距的調整辦法是怎么的?運用攝像機的自動電子快門功用,將鏡頭光圈調到最大,集合環按現象實習距離調整,然后調度后截距直至圖畫最清楚中止.變焦鏡頭后截距的調整辦法是怎么的?
1.翻開攝像機自動電子快門功用
2.用控制器將鏡頭光圈調到最大
3.將攝像機對準30米以外的物體,集合調至無量遠處大多數鏡頭是面對鏡頭將前面的集合調度環順時針旋轉到頭
4.用控制器調整鏡頭變焦將現象推至最遠,調整鏡頭后截距使現象最理解
5.用控制器調整鏡頭變焦將現象拉至邇來,微調鏡頭集合使現象最理解
6.重復4-5步數遍,直至現象在鏡頭變焦過程中一直理解
紅外燈有不一樣的功率及715、830nM兩種波長,波長的選擇取決于啥要素?
1.假設用戶不介意紅外光線被肉眼所見,715nM的紅外燈由于其照明距離遠,作用好應為首選。
2.假設考慮到紅暴疑問,有必要運用830nM的紅外燈,應運用低照度的攝像機.
3.選擇相對孔徑較大的鏡頭
4.紅外燈的發散角應與鏡頭的視場角相匹配
5.最大照明規劃取決于氣候條件、物體的反光率和周圍的光照水平,紅外聚光燈最遠的投射規劃如下